【熱帶國家旅行:營養防護策略】

這次冠狀病毒傳染力驚人,顧好自己的免疫能力相當重要!我們除了出入人潮密集場所戴口罩、勤洗手,以及抗病毒的營養補充計畫外,還可以注意平時腸道免疫系統的完整性喔!以我去柬埔寨旅遊為例,每次出國旅行除了常備藥物外,我都會認真打包我的營養素,但去不同國家旅遊的需求會不同。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在熱帶或亞熱帶國家旅遊,最常發生旅遊者腹瀉、還有霍亂、A型肝炎、傷寒與大腸菌食物中毒,尤其國人常常去旅遊的東南亞國家氣候炎熱,很多酸辣口味的料理,或是肉搭生菜的菜色,一下子氣溫變化太大,加上重口味及生冷蔬菜,都很可能造成腸胃炎、感冒、病毒感染等等。若因一時不留心,沒做好防護,不慎感染腸道傳染病,美好的旅程就也泡湯了。
因此我推薦去東南亞或熱帶海島國家旅遊可以準備以下支持免疫健康的營養素:
#益生菌:腸內菌透過菌叢組成快速變化,是幫助我們快速適應當地氣候與食物的重要功臣,也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但如果我們腸道菌叢平時沒有照顧好,就無法提供重要的功能!!這時隨身攜帶適合自己的益生菌,可以保持腸胃道正常運作。
#消化酵素:外出旅遊時喜歡選擇地方特色菜,但不一定每一樣都符合原本腸胃道消化的能力,有時太油,或是肉的比例太高,都可能造成難以消化;旅程中長程坐車搭飛機,身體活動少,也容易讓腸道蠕動變慢,大家可不想在旅遊途中脹氣不舒服,無法盡興玩樂吧!隨餐服用幫助消化的酵素,可以大幅降低引起消化不良的風險。
#活性碳:活性碳在傳統草藥中用來吸附腸道中不乾淨的病菌。因此在旅行中如果有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可以先簡單服用活性碳來緩解,如果症狀太過嚴重還是必須求醫治療喔!
#胺基酸螯合鋅:鋅是維持我們免疫及抗氧化系統很重要的微量元素,但食物中的鋅不太好吸收,出門在外飲食不均衡,所以可以選擇吸收率較高的胺基酸螯合鋅,作為基本免疫功能的支持。顧好免疫力,不讓病毒入侵很重要。
#魚油:旅行中會遇到很多突如其來的狀況,也許是頭痛、也許肌肉疼痛,或是喉嚨痛等等發炎症狀,當手邊沒有適用的藥物時,魚油是個可以嘗試的好幫手!根據醫學研究,魚油對於抗發炎、止痛的能力不輸給藥物。因此在症狀還輕微時可以先用魚油,是個屬於萬用的營養素。
除了透過營養補充外,如何在旅行當中注意挑選飲食內容也是相當重要的!旅行的時候最怕腹瀉或是沒辦法上廁所,如果開始有些症狀,最好先來吃點當地的優格,迅速調理腸道菌叢,讓自己的腸道更好耐受當地的食物!
在南亞、中亞、西亞、歐洲東南部和中歐地區的優格是很重要的食物材料。乳酸菌發酵後的酸味,調和了食物的風味。將優格入菜作為醃料、幫助肉品調味,軟化肉質。在印度香料料理中,優格也是常用的食材,豐富咖哩的味道,或是地中海料理的沾醬,更不用提到許多使用優格製作的霜淇淋、甜點。
歐美國家最初認定牛奶經過S.thermophilus 及 L.bulgaricus 兩株乳酸菌發酵才可稱作優格。後來越來越多的益生菌菌株被發現而利用,這些菌株可幫助乳糖發酵分解,也讓蛋白質、脂肪分解成小分子,以利消化吸收,進一步改善腸道菌相平衡。我們知道腸道健康也關乎身體的免疫力,若是腸道中太多病原菌,身體很容易生病。而清除病原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益生菌變多,壞菌自然就少了。除了優格也要補充讓益生菌長得好的「益菌生」食物,就是含有纖維質多的天然蔬果類了。

不過優格要怎麼吃才安全呢?很多女生在天氣熱的時候可能吃不太下,往往吃大量水果,加上冰涼的優格,覺得健康又涼爽,但其實非常容易吃出腸胃道問題,很可能進一步變成易過敏體質哦!還有記得盡量選擇無糖無添加物的優格,以免吃進過多的糖及人工香料。
我們台灣人體質整體偏寒,可能跟長期待在冷氣房也有些關係,無論天熱天冷,都應該要注意保持胃的溫暖!出國旅行氣候變化很大,無論超過30度還是零下10度,早餐最好要先從熱呼呼的食物開始。
在熱帶國家,盡量先喝點熱湯、從烘蛋、河粉等等餐點開始,等胃暖了再吃水果、優格搭配堅果,再喝冰涼的果汁。去寒帶國家更是要注意,很多國家早餐只有冷麵包,最好先喝個熱茶或溫水,讓胃的消化功能活躍起來,再吃冷的食物哦!我在診所看到很多過敏、胃酸逆流、脹氣、小腸吸收不良、腸黏膜受損、便秘腹瀉,問題源頭都來自胃消化不良。因此平時要多善待胃,才能從根本杜絕這些令人討厭的症狀,旅行也能好好享受每個時光哦!
-
作者:LUCY營養師
協作:百娟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