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豆漿的朋友請注意!你知道黃豆有三大健康風暴嗎?聽聽我們如何抽絲剝繭,找出健康吃黃豆的原則!】

・難以察覺的過敏問題
黃豆是台灣人很愛吃的食物,但它也存在許多的問題,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過敏」了。我們常見的IgG延遲性食物過敏原包含牛奶、小麥、雞蛋,Lucy跟睿睿在實務上發現越來越多人也對黃豆過敏。但很多人其實是沒有自覺的,都是經過食物慢性過敏檢測後才忽然發現「原來我對黃豆過敏」,很多痘痘、皮膚狀況、腸胃不舒服都讓人們難以意識到是因為黃豆過敏導致。這些狀況都需要經過客戶對自己身體的觀察,搭配實際檢驗才能察覺。
尤其近年來運動健身的風氣越來越盛行,牛奶容易有脂肪比較高的問題,所以許多人會在運動後喝杯豆漿補充蛋白質。不過,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假如你本身對黃豆過敏,即使喝了很多豆漿,增肌效果還是會因此降低。所以也不能一味的喝豆漿補充,還是需要時刻觀察身體變化,很有可能是你的身體沒辦法吸收這些蛋白質。另外,很多對牛奶過敏的人,對乳清蛋白也會有過敏反應哦!
對於黃豆過敏,Lucy認為也有其他層面的可能性。台灣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五左右是從美國進口,而美國的黃豆大部分都是經過基因改造。雖然現在大多數的包裝都會標榜非基改,但美國黃豆某種程度上還是會經歷「品種改良」的過程,或者是在儲存和生產的過程也會有交叉污染的問題。
・「基因改造」會有什麼影響?
「基因改造」也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議題。以台灣的主流看法來說,大部分的醫生和營養師是傾向支持基改的,不認為基改會有什麼影響。不過對於這點,睿睿營養師覺得基改影響最大的還是「過敏」的問題。因為基改本身是改變了它的DNA,所以蛋白質的結構已經和原本的結構不同,我們的腸胃道卻不一定能夠辨識這些新型的蛋白質,身體可能會把這種蛋白質誤認成身體的其他組織,反而擾亂免疫細胞運作。
Lucy之前看過一個研究裡面提到,當時基改食物進入英國市場,大約兩個禮拜左右就能在人們的腸胃道裡找到基改食物的抗體。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接觸基改食物,我們的腸胃道和免疫系統就會很快的產生引發過敏反應的抗體。睿睿本身也有自體免疫的問題,不管是黃豆還是其他種子類的食物,都容易造成影響免疫平衡。所以如果你和睿睿一樣有相關的狀況,最好是能避免就避免。
不過要提醒大家,避開過敏原不代表避開一陣子就可以完全不會過敏,前面還是要做好「腸道修復」。如果沒有對黃豆過敏的人,就要慎選黃豆的品質,儘量選擇「台灣黃豆」、「非基改」,選擇的品牌最好是純粹只生產非基改黃豆,這樣產品線才不會有交叉汙染的風險。
・其實「農藥」才是大魔王!
有許多人的論點認為,基改黃豆不會影響消化。但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當初基改黃豆被研發出來,除了提高產量,同時也是為了防止除草劑。當撒下除草劑時,可以確實除去雜草,而黃豆不受影響,只剩黃豆能夠存活。而因為基改食物對除草劑的耐受度比較高,反而會有噴灑過量的狀況,這也讓藥劑殘留的問題變得更為嚴重。這件事也會發生在農藥上面,而我們吃下這些噴灑了過量農藥和除草劑的基改作物,自然就容易對身體造成危害。
這些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都有個共通點——食用的量非常龐大。想想看我們身邊有多少黃豆製品呢?豆腐、豆漿、豆皮⋯⋯各式各樣的豆類食材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餐都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偏偏有很大部分都是從美國進口。
美國進口的黃豆除了有基改的問題外,另一方面我們台灣對於黃豆等級的管制也比較寬鬆。黃豆在歐美有分成飼料、可供人類食用等等不同等級,根據性質不同,在包裝和儲存的條件也是大相徑庭。以人類食用的黃豆類型,他們要求必須以袋裝的形式運送,保持乾淨衛生。但台灣進口的黃豆常常是「飼料」等級,可以想見,在貨運運送過程中不但是散裝,到達目的地時儲存條件也不嚴格,就會容易有發霉、腐敗、長蟲等等狀況。
・挑選品質優良的產品,才是健康的關鍵
Lucy也發現如果挑選等級、品質比較好的黃豆製品,做出來的產品也會比較好吃,無論是香味、口感、滿足感都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睿睿最近慢慢改吃黑豆製品,因為大部分的基改作物是以黃豆、玉米為主,黑豆屬於亞洲的食物,所以目前沒有基改的狀況,相對來說安全許多。而且黑豆本身在抗氧化和花青素的營養價值也很高,雖然現在黑豆的製品比較少,但也有廠商看到這方面的市場,黑豆漿、黑豆腐、烤黑豆⋯⋯等等品項也逐漸增加。
但前面有提到,豆類製品對有自體免疫問題的人來說並不適合,睿睿建議可以讓豆類先發芽再食用。因為豆類在種子時期有保護機制,像是凝集素等等物質會影響到我們的消化吸收,但當它發芽的時候,這些物質就會被分解掉。
比起吃什麼,更重要的是看食物的品質。因此挑選黃豆最大原則就是「非基改」,再來可以選擇經過催芽的品項,或者改以黑豆製品替代,都是不錯的方式。產地的部分會建議以台灣本地生產的為主,或者日本產也是可以作為選擇之一哦!